人物貢獻
為使臣“崔欣”正名
1994年正月初六,王仁富在春節假日無意間翻閱誦讀唐鴻臚井刻石29字“刻文”時,按傳統的“斷句”讀到:“鴻臚卿崔忻,井兩口”的時候 ,有感語氣受阻,“井兩口”成什麼話?井,還有三口的嗎?這樣“斷句”是不是有問題呀!心血來潮,忽然發覺以前的“斷句”有誤,錯把29字中的“忻”字上斷,與“崔”相連,誤把“崔忻”當做了使臣的名字。實際上,這個“忻”字,是動詞,當“開鑿”講,應該下斷為“忻井兩口,永為記驗。”,“忻”字下斷,既符合鴻臚卿“鑿井刻石”的事跡,又符合中國語法“對偶對仗”的習慣。正確的使臣名字應當是《舊唐書。渤海靺羯傳》中明確記載的“郎將崔訢”。由此,他掀開了盛唐的一段歷史,認識了一位出使大臣,牽掛著一件流失日本皇宮的文物國寶,不知不覺的加入了唐鴻臚井刻石的研究隊伍,開始了16年的尋訪國寶之路。
鴻臚井刻石研究
刻石簡介
唐鴻臚井刻石,是旅順黃金山下一塊九噸半重十多立方米大的天然碩石。開元二年(公元714年),唐冊封“渤海”使臣唐鴻臚卿崔訢,在靺羯首府(敦化)圓滿完成冊封使命後,返京途中再次行經旅順的時候,為紀念“渤海歸唐”先在黃金山下打了兩口井,史稱鴻臚井。意猶未盡,復在井邊這塊巨石上刻下“ 持敕節宣勞 靺 羯使鴻臚卿崔,忻井兩口,永為記驗。開元二年五月十八日”29字刻文,史稱鴻臚井刻石。29字刻文使這塊普通巨石有幸成為 “渤海”歸唐的實物驗證,具有珍貴無比的歷史價值,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具有主權意義的重要文物,受到歷代的重視和保護。僅明清間就有5位官員在上面題辭紀念,清代的劉含芳更為刻石修建了保護碑亭。唐鴻臚井刻石是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歷史見證,是東北地區唯一的一塊唐碑,是旅順歷史上最為閃光的一幕。
遺憾的是1908年,國寶唐鴻臚井刻石和石碑亭一起被侵占旅順的日本海軍掠奪到東京,4月30日,以日俄戰爭“戰利品”名義藏入皇宮。
子孫不武,山河受辱,旅順的國寶背井離鄉漂泊百餘年至今尚無歸期。這是:中國文物界沒有收復的釣魚島,旅順黃金山沒有修復的圓明園。
年譜
1994 年
7月2日,王仁富在《白城晚報》發表《現藏日本皇宮的唐鴻臚井刻石探討》,為唐鴻臚井刻石的建立者,誤稱400年之久的唐冊封渤海使唐鴻臚卿崔訢正名。首次對刻石29字刻文的“斷句”和唐鴻臚卿的名字提出了質疑和訂正,這是中外學術界第一篇為崔訢正名的文章。此前由於日本軍人富岡定恭中將“武斷”碑文,以訛傳訛,中外學術界一直把使臣記作“崔忻”(南祖崔氏,河南法曹參軍)。王仁富教授這篇撥亂反正的文章,是中國學術界在鴻臚井刻石研究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充滿愛心的恢復了為祖國統一作出重大貢獻的使臣崔訢(博陵大房崔氏,華州刺史、郎將)的名字。
10月30日,全國政協副主席萬國權在北京接見了白城師專領導和王仁富等地方志研究人員。
11月7日,王仁富第一次考察旅順黃金山北麓的唐鴻臚井刻石遺址,調查拍照。在刻石的遺址,看不到祖先留下的國寶。看到的竟然是在刻石的舊址上,日本海軍搶掠中國文物後,為自己建立的高大的掠奪記功碑----“鴻臚井之遺蹟”碑,這是黃金山下的又一處國恥。又是富岡定恭中將在他的這個碑文中,“武斷”29字刻文,舛改了唐鴻臚卿崔訢的名字。
日本海軍的強盜行徑,使黃金山蒙羞,日本海軍舛改使臣的名字,使中國學者蒙羞。
王仁富的心深深的被刺痛了,他默默的流下了學者的熱淚,也立下了為刻石回歸貢獻餘生的心愿。從此他加入了唐鴻臚井刻石研究的隊伍,開始了已經16年的國寶尋訪追討之路。
王仁富深情感謝旅順博物館館長劉廣堂,蘇小辛,韓行方,大連史志辦主任單文俊,大連藝術研究所主任王敏等旅順學者,黃金山海軍官兵索萬平、齊洪升等的熱情接待,協助考察。
1995年
2月, 在《遼海文物學刊》1995年2期,發表《唐鴻臚井刻石探討》
11月,國寶流失,著我河山。王仁富加快了研究的步伐,當年在《文物》1995年11期,發表《現藏日本皇宮的唐鴻臚井刻石探討》,這是國家級權威學術刊物第一次刊登旅順唐鴻臚井刻石的研究文章,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的一篇,填補了當代唐鴻臚井刻石研究的學術空白。文章再次重申了為唐鴻臚卿崔訢正名的學術論證,引起中外學術界的關注,很快取得了渤海史研究專家學者的認同,黑龍江省吉林省的渤海史研究學者朱國臣張富有率先在著作和文章中引用,不久遼寧的報刊和國內渤海史研究的新著也採用了這個觀點,使臣“崔訢”的名字逐步的廣為人知。2010年我國著名學者韓淑英羅哲文編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唐鴻臚井碑》再次收錄了王仁富的這篇文章。
16年來,新聞界一直把王仁富的這個研究成果,和他以後進行的鴻臚井刻石回歸活動追蹤報導,長盛不衰。在2002年和2006年掀起2次報導鴻臚井的熱潮,連篇累牘,遠播域外。遼寧的《大連日報》《大連春秋》《遼海文物學刊》《大連晚報》《新商報》,中國大陸的《人民日報》《中國文物報》《中國藝術報》,台灣的《典藏》香港的《太陽報》美國的《美洲時報》等都著文轉載。王仁富教授一個歷史學者的研究課題和文物追討活動,能夠走出書齋,引起新聞界的十多年的跟蹤報導,在以往學術活動中實不多見。每言及此,王仁富教授都深情感謝中外新聞媒體的熱情參與,極大的普及了鴻臚井刻石的研究成果,有力的推動了鴻臚井刻石回歸的進程。
12月,王仁富的論文《現藏日本皇宮的唐鴻臚井刻石探討》,獲吉林省政府設立的“吉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獲獎名單在《吉林日報》發表。
1996 年
2月,《大連春秋》2期發錶王仁富的文章《刻文“武斷”誤“崔欣”》,進一步從出生年上,否定了舛誤的唐鴻臚卿“崔忻”的荒唐,明確指出:714年,唐鴻臚井刻石在旅順黃金山建立的時候,唐代大文學家崔融的第3代孫“崔忻”還沒有出生。世界上不可能有“沒出生,先出使”的使臣。“崔忻”既不是使臣,也當然的不是使臣的名字,只是富岡定恭“武斷”29字刻文“誤會”出的巧合而已。翻開《辭海》,查到“崔融”,馬上就會知道,他的生卒年是:(653 – 706)。653年距離建立唐鴻臚井刻石的714年,只有61年,而“河南法曹參軍”的“崔忻”( 《舊唐書。宰相世系下二》卷七十二下,二七四0頁》)是“崔融”(《舊唐書。宰相世系下二》卷七十二下,二七三八頁》)的第3代孫。世系表是:崔融[653--706] ---- 崔翅 ---- 崔陵 ----崔燮 ---- 崔忻(河南法曹參軍)。
崔融須18歲才能成人,崔忻須18歲才能出使,這就從61中減去了36年, 還剩25年了,從表中得知,從崔融到崔忻之間,至少有12個男人出生,25減去12,只剩13年了,13年間,無論如何是生不出3代人的。
在“崔訢”名字的研究中,還存在著“欣”“忻”同源異體的說法,在知道714年唐鴻臚井刻石建立時,“崔忻”還沒有出生的情況下,繼續探討這個問題,已經沒有意義。
1998 年
12月31日,海外圖書館學者馬大任從美國紐約回函王仁富,商談唐鴻臚井刻石研究與回歸事宜。
此年王仁富教授移師北京,住地下室,跑圖書館,拜訪名人,全力推動唐鴻臚井刻石回歸事業,形成了最早的刻石回歸志願者隊伍,2001年末這些人最先成立了中華唐鴻臚井刻石研究會。
1999 年
11月3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了王仁富的文章《崔欣與鴻臚井刻石》。 11月13日至18日,王仁富在北京東方夢文化藝術公司總經理張玉文先生的安排資助下,由北京第三次去旅順考察,正式提出“中國流失文物研究”這個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的學術課題,寫出了完整的《唐鴻臚井刻石回歸策劃》書,同大連市社聯旅順口區等有關方面見面,得到多方面的呼應、支持和幫助。
11月30日,《大連日報》發錶王仁富、張玉文的文章《濤聲依舊憶崔欣》。這篇文章對唐鴻臚井刻石的宣傳起到了很大作用,大連旅順地區的許多人,是從這篇文章中知道了旅順的這個國寶。
12月6日,中共大連市旅順口區委辦公室發出(39)號《旅順信息專報》,回應王仁富教授的策劃,重視鴻臚井刻石歷史文化遺產的研究、回歸和經濟開發事宜。聘請王仁富 張玉文為顧問。
8日,旅順口區委書記慕國生做了批示。今天讀來,仍然是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這個辦公室主任丁學波執筆的和鴻臚井刻石有關的美好策劃,有待夢想成真。
12月31日,千禧之年的這一天,北京《中國文物報》《中國藝術報》同時發錶王仁富的呼籲鴻臚井刻石回歸的文章。《中國藝術報》編輯張海燕先生用古文寫了動人心弦的呼籲刻石回歸的“編者按”。
渤海史學者魏國忠、朱國忱、趙哲夫在他們的著作《謎中王國探秘》(山東畫報出版社,1999)一書中,率先肯定和引用了王仁富鴻臚卿名字為“崔欣”的考證成果。
2001 年
3月25日,王仁富、關 瀛去北京大學“勺園”看望馬大任先生,商議鴻臚井刻石回歸事宜。
10月20日,在吉林省文聯領導的關懷下,已經退休的王仁富教授和張福有研究員考察唐鴻臚井刻石遺址。這是王仁富第四次考察刻石遺址。
這一天恰好是王仁富教授60歲的生日,沒有鮮花,沒有蛋糕,沒有掌聲,也沒有賀詞,教授在黃金山下度過了非常有意義的生日。他在淒風苦雨的刻石遺址寫了一首詩:“不是無端苦行吟,國寶流失國恥深。捧出十萬追討語,呼喚千秋兒女心。”告別黃金山,教授打起背包走天涯,首途廣州從此拉開了退休教授到祖國各地尋訪崔氏後人,宣傳為祖國統一作出貢獻的歷史名人唐鴻臚卿崔欣,呼籲唐鴻臚井刻石回歸活動的序幕。
11月24日《羊城晚報》A6版發表記者胡偉民、宋文桃,以“為追回文物”作標題的《“渤海”歸唐使節後人今安在》新聞稿,在新聞界首先報導了王仁富教授民間追討刻石的公眾宣傳活動。四天后找到兩位崔氏的後人。
12月19日《深圳商報》再發表相關的報導。 12月,吉林省文聯《學問》雜誌2001年12期,文圖並茂的重發王仁富教授1995年在《文物》上的刻石論文,張福有研究員的刻石研究文章、刻石拓片和考察圖片。
《華人風采》2001年4期發錶王仁富《唐鴻臚井刻石崔欣的後人,你在哪裡?》一文,尋找海內外的崔欣的後人。
媒體第一次鴻臚井碑報導熱潮
2002 年
1月3日,《南方都市報》記者成因以《花甲教授欲組團赴日討國寶》為題,再發王仁富教授民間刻石尋訪公眾宣傳活動長篇報導。 報導記錄了王仁富教授在2001年12月在北京和他1998、1999年在北京策劃鴻臚井刻石回歸活動的6人聚會時,倡議發起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唐鴻臚井刻石研究會”的訊息。
這個報導的電子版影響很大,第二天,全國許多報紙紛紛轉載,形成了旅順唐鴻臚井刻石宣傳的第一次浪潮。刻石所在地大連的報紙也及時的作了報導。
1月4日,北京《京華時報》,河南《大河報》,大連《新商報》、《大連晚報》,長春的《新文化報》《城市晚報》《東亞經貿新聞》,福建《泉州晚報》,南京《揚子晚報》等相繼作了報導。 北京《京華時報》的報導,引起了京華海內外許多方面的關注。 ?
出現了高端人士、海外華人關心重視鴻臚井刻石回歸的大好局面,德高望重的來自刻石故鄉的韓淑英先生是重要的一位,韓老通過大連的學者聯繫到王仁富,他們長時間的通話,韓老給了散兵游勇多年的王仁富很大的鼓勵、指導和支持,他們相約北京。
2月4日,王仁富第五次去大連,尋訪考察。
2月6日,和《大連日報》攝影記者姚壯去刻石遺址考察拍照。
2月8日,和《新商報》記者,大連電視台記者盛勇等去刻石遺址考察拍攝。
2月15日,台北《典藏》雜誌發表《大陸將向日追討唐鴻臚井刻石》報導,及時的回應報導了王仁富教授追討國寶的訊息,反映了海峽兩岸關心國寶的共同心聲。3月27日,長春《新文化報》發表《我省一教授欲赴日討國寶》,報導王仁富的事跡,配發照片。
3月27日,大連三中教師韓悅行致函王仁富,介紹大連方面和韓樹英先生致力於家鄉流失文物唐鴻臚井刻石回歸的活動,誠邀王仁富為大連唐鴻臚井刻石研究會顧問。
7月1日,中國第一個較大規模的“唐鴻臚井刻石研究會”在大連籌組。“大連中日友好學友會”成員發起,大連市文博、史志、高校、出版等部門熱心刻石回歸的十數人與會。韓樹英召集,郭永田為會長。王仁富為顧問。
9月18日,白城電視台《社會聚焦》欄目播出報導王仁富追討唐鴻臚井刻石的專題片《國寶回歸應有期》,李燕強策劃。
白城文聯《綠野》2002年81期發表專訪王仁富教授的報告文學《國寶 中國沒有忘記》
2003 年
1月3日,王仁富第六次去大連,訪問大連大學東北史研究中心,拜訪中心主任王禹浪教授。大連大學東北史研究中心聘請王仁富為客座教授。鴻臚井刻石研究列為大連大學東北史研究中心科研課題。
3月20日,接到遼寧作家初國卿先生從瀋陽打來的採訪電話,約期見面。
4月,去內蒙古大興安嶺阿爾山尋訪崔氏後人,
5月6日,接到大連海軍艦艇學院政治部教授劉永路大校的來函,深受鼓舞。
9月12日中午12時,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午間一小時”節目與白城人民廣播電台連線,記者衛東、王玲和白城台記者海梅共同採訪了王仁富教授。
他說了這樣一段話:“萬家燈火的時候,我們思念唐鴻臚卿崔欣和今天還飄零在日本皇宮裡的唐鴻臚井刻石。每一抹斜陽,都望眼欲穿;每一個佳節,都黯然神傷;每一場秋雨,都淚濕衣衫;每一路春風,都抱有希望。利用這個機會,我希望收音機前的每位聽眾都能為國家文物的回歸貢獻力量,那怕是提供一個線索。歷史上為祖國的統一做出過貢獻的人,是不會被遺忘的。國寶,中國沒有忘記。我們鄭重相約,待到刻石回歸日,黃金山下重相聚。灑熱淚,祭崔公;齊聲頌,中華盛。”
11月10日,王仁富第七次去大連,參加大連大學《首屆唐鴻臚井刻石學術研究會》
14日在大連大學中國東北史研究中心王禹浪教授的協助下和白城電視台一起考察旅順黃金山刻石遺址。
14日,下午參加大連大學東北史研究中心召開“首屆唐鴻臚井刻石研討會”。東北史研究中心主任王禹浪教授作重要發言,介紹了東北史研究中心包括唐鴻臚井刻石在內的東北十大碑刻研究計畫和成果,令人振奮。王仁富感謝邀請,作了主題發言,
11月15日,王仁富拜訪大連海軍艦艇學院政治部教授劉永路大校。
11月16日,白城電視台報導王仁富教授追討唐鴻臚井刻石的專題片《心債》編輯完成, 現在這個專題片在網上可以看到。 專題片的末尾他說出了自己的心愿:“歷史上為祖國的統一作出過貢獻的人,永遠值得懷念。國寶,中國沒有忘記。所有到過日本的中國人,都和刻石擦肩而過,留下無限的傷痛和遺憾。我的願望只想作最先拜謁刻石的中國學者,說一聲‘對不起,不肖子孫來遲了,讓您受委屈了,咱們回家吧。’能夠做到這些今生於願足矣,否則死都不會瞑目。”這聚焦了所有中華兒女盼望國寶回歸的心聲、呼籲和寫照。
11月23日,王仁富由白城出發,赴河南尋訪崔氏後人,
24日,在鄭州會見“崔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濮陽崔善錄先生。
25日,王仁富和崔善錄赴河南鞏義市孝義鎮白沙村訪問“崔氏祠堂”,會見“崔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崔春茂崔聚成等諸位先生,被聘為顧問。
26日,王仁富赴河北邢台訪問中國第一“崔氏族譜”網站版主崔少科先生,會見邢台政協主席崔寶玉先生和崔業先生,探討刻石回歸諸事。
11月28日,王仁富、關瀛、張玉文拜訪北京“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會”,受到張永年主任、牛憲鋒部長的熱情接待。
11月29日,王仁富、關瀛、李彥君一起拜訪刻石故鄉的老前輩德高望重的原中央黨校副校長韓樹英教授。
2004 年
1月3日,吉林省《新文化報》將王仁富列為“感動吉林2003年度十大人物”評選候選人,題目是《助國寶回歸》。
2月,《白城師範學院學報》2期,發錶王仁富的論文《唐冊封“渤海”使臣“崔訢”名字400年的跨國大討論》,這篇文章參加了2005年的“首屆唐鴻臚井碑中日學術研討會”,2010年收入《唐鴻臚井碑》。 ?
2月24日,紐約美中經濟文化促進會會長馬大任給王仁富教授的專著《旅順唐鴻臚井刻石回歸探討》作序
5月,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唐鴻臚井碑刻研究會”在北京籌備組建,吸收王仁富參加。
12月19日,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唐鴻臚井碑刻研究會”在北京保利大廈成立。 名譽主任韓樹英,名譽顧問郭永田。顧問:馮昭奎、孫新、湯重男。主任羅哲文,副主任:杜鳳剛、張永年、王維明。秘書長王維明。委員:馬一虹、王仁富(前排左一)、劉廣堂、蘇盛清、單文俊等。 同日,與日本學者座談。中國唐鴻臚井刻石研究學者王仁富與日本唐鴻臚井刻石研究學者酒寄雅志教授進行了學術交流。
“唐鴻臚井碑刻研究會”成立是唐鴻臚井刻石回歸活動活動重要的里程碑,看到多年盼望的鴻臚井刻石回歸活動的進展,多年的心愿得到實現,王仁富的心理非常高興,和許多領導合影留念。
《中國藝術報》社會部主任關 瀛也參加了成立會議,她擔任了一個部門的副主任,這樣北京最初的6人回歸志願者中就有2個人參加了成立會。
12月,白城電視台報導王仁富教授追討國寶的專題片《心債》,獲2004年吉林省電視記錄片一等獎、吉林新聞獎一等獎。
2005 年
2月28日,《白城日報》發表賈滌非對王仁富教授的報導《花甲教授十年奔走 呼喚刻石回歸祖國》。
3月22日,《吉林日報》發表趙春江、隋二龍對王仁富教授的報導《刻石夢》。
3月28日,王仁富和白城電視台去北京拍攝鴻臚井刻石專題片續集。
德高望重的唐鴻臚井碑研究會諸位領導為王仁富題辭: 韓淑英:“為王仁富教授題:後來者,可敬,可許。韓淑英 2005年3月28日於北京”,
羅哲文:“學海無涯 努力登攀 書與王仁富先生共勉羅哲文 二00五年三月二十八日 ” 馮昭奎:“唐鴻臚井刻石背後蘊含著豐富和深刻的內容,對王仁富教授克服種種困難,致力於這項研究的愛國精神和嚴謹的學風,我表示堅決支持和讚賞。馮昭奎 2005年3月28日”
6月,王仁富撰寫的國寶唐鴻臚井刻石的第一本專著《旅順唐鴻臚井刻石回歸探討》 出版發行,不久流傳到日本,在日本書店出售。7月4日,日本宮內廳委託日中友好協會理事、事務局局長酒井誠先生將五張唐鴻臚井刻石照片和一份“資料介紹”轉交給在日本訪問的“唐鴻臚井碑刻研究會”副會長張永年先生及王維明女士。宮內廳同時將此事通報給日本外務省中國科。
這是國寶唐鴻臚井刻石研究史、回歸史、保護史的重大事件,是中國“唐鴻臚井碑研究會”成立後取得的重要成果。
7月12日,白城電視台在網上發表報導王仁富教授追討國寶的電視專題片《心債》腳本。
8月31日9月1日,王仁富攜論文赴大連,參加“首屆唐鴻臚井碑刻中日研討會”。 和日本學者酒寄雅志進行了學術交流,王仁富送給日本學者2001年首發追討國寶鴻臚井刻石訊息的《羊城晚報》,日本學者送給王仁富教授珍貴的可以寫訂正文章的日文資料手抄稿。9月1日,在大連會議上有幸會見建立唐鴻臚井刻石碑亭的劉含芳先生的外曾孫女,81歲的周季華老人,合影留念,後登門拜訪,蒙老人不棄贈詩一首。
12月,報導王仁富教授追討國寶的電視專題片《心債》,獲2005年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媒體第二次鴻臚井碑報導熱潮
2006 年
3月5日,大連《大連日報》用一整版篇幅,發表專題報導《旅順國寶鴻臚井 -- 我們沒有忘記》,其中,用“一個人 一塊刻石 一段歷史”的標題,介紹了王仁富追討國寶的歷史,配發了他在鴻臚井刻石遺址考察的照片。 5月30日,香港《太陽報》發表文章《大學教授致力追討國寶》,說:“大連大學老教授王仁富是向日本追回「鴻臚井碑」的「推手」。”
6月5日,上海《新民晚報》用一整版的篇幅, 發表記者呂劍波電話採訪王仁富教授的報導《鴻臚井碑,何日是歸期?》配發了鴻臚井刻石和王仁富教授的照片。6月6日,中國國際廣播電台的《世界新聞報》頭版發表本報駐日本記者王穎穎的文章《日本強占中國國寶 中國學者追討被搶石碑》,大連大學王禹浪教授用上世紀九十年代王仁富教授在《羊城晚報》上追討國寶的事跡,駁斥了日本報紙污衊中國追討刻石動機的無恥讕言。
6月27日,瀋陽《華商晨報》 發表《“東北第一碑”深鎖日本皇宮100年》報導了王仁富教授的追討國寶的事跡,說他“是個重要人物”。
7月,美國《美洲時報》發表邱永錚《日本皇宮深鎖中國國寶》,報導介紹了王仁富教授的追討國寶的活動,配發照片。
2007年
5月,去海口萬和信息學院講學鴻臚井
6月,海口詩人王 宗以發表描寫王仁富教授追討國寶艱辛事跡的詩歌《不願丟失那顆心的老人》 ?
2008年
3月15日,王仁富教授在松原會見日本學者內藤俊彥,贈送了他寫的唐鴻臚井刻石專著,互相留言,攝影留念。 ?
3月30日,赴徐州參加崔氏族人的年會,會見北京崔恩卿先生清華大學崔保國先生,年會上給崔氏後人講學國寶鴻臚井刻石。
10月,日本北九州《中國書店》介紹王仁富專著《旅順唐鴻臚井刻石回歸探討》
中國図書の厳選情報をお屆けします◇《北九州中國書店中國図書速報》:
142342 | 旅順唐鴻臚井刻石回帰探討 | 王仁富編著 | 哈爾濱出版社 | A5平 | 197p | 2005-9 月 | 2,793円 |
2009年
1月4日,在長春文廟國學大講堂講學鴻臚井刻石
3月31日,在長春財經大學講學鴻臚井刻石, 盧炳東先生錄製了一小時的視頻,網上可查 ?。4月29日, 在白城師院中文系講學鴻臚井刻石
5月13日,在吉林旅遊學院講學鴻臚井刻石
2010 年
9月15日,王仁富教授在白城師院數學系講學國寶鴻臚井刻石
9月30日,《吉林日報》發表記者隋二龍的文章《為了一塊流失的刻石》 報導王仁富教授追討國寶的進展。
講學活動
北京師範大學講學鴻臚井
10月28日,在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給研究生講學鴻臚井
11月10日,再給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的本科生講學鴻臚井,這2次以“優秀自己,強大祖國”為主題的講學,充分體現了鴻臚井刻石蘊含著的深厚的愛國主義凝聚力,使聽到這個事情的人無不為之動容,不知不覺間潸然淚下,學生反映強烈,課堂上紛紛發言,寫字條,發簡訊,表達感想,在網上發了數條訊息,事後,這些學生參與很快組建了“鴻臚井群”。
著名歷史學者王仁富教授講座:呼籲學子關注國寶流失 |
作者:史穎 文章來源:學生記者團 |
“ 我希望在我之後,有人來接替我,為國寶回歸鋪路” 28日晚,著名愛國學者,中國唐鴻臚井碑研究會組織委員,學術委員,崔氏歷史文化研究會顧問王仁富教授來我校舉行講座,呼籲更多人關注國寶流失問題。這次文學院研究生勵耘學術論壇第三十六期的講座主要介紹了我國至今尚未收回的,被保存在日本皇宮的唐鴻臚井碑與王仁富教授對這件流失國外的文物十六年如一日的研究,宣傳,追討。 唐睿宗先天二年,鴻臚卿崔訢奉旨出使冊拜祚榮為渤海郡王,以其所統為忽汗州。為紀念遼東熱土歸入大唐版圖,在旅順黃金山下,崔訢鑿井二口,並在井邊一塊12立方米大的褐色駝形天然巨石上刻下 “持敕節宣勞靺羯使、鴻臚卿崔,忻井兩口,永為記驗。開元二年五月十八日”三行二十九個字。該石即今天的唐鴻臚井刻石,它證明渤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具有重大意義。但在1908年,該石卻被日本海軍掠奪,當作所謂日俄戰爭“戰利品”藏入日本皇宮。王教授以拳拳愛國之心,投入對唐鴻臚井碑的研究中,糾正四百年來使臣名字的舛誤,為崔訢正名,其關於該碑的著作現藏於日本皇宮,為在該方面的研究作出重大貢獻。 講堂上,每次提到我們這件碑掠走的文物時,王教授都十分動情,在場的老師同學也深受感染,一次次為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鼓掌。互動時,老師與學生詳細地詢問了這塊碑石的情況,王教授邁著並不靈便的腿腳,走近詢問者,側耳聆聽,給出細緻的回答。最後,王教授提出對大家的殷切期盼:“中國的未來在大家,我希望在我之後,有人來接替我,為國寶回歸鋪路。” |
“ 國寶,中國沒有忘記 ”
——文學院第三十六期勵耘研究生學術論壇成功舉辦
2010年10月28日晚八時,文學院第三十六期勵耘研究生學術論壇在電子樓MBA教室拉開序幕。中國索引學會理事、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唐鴻臚井碑刻研究會組織委員會委員王仁富教授為大家開講“唐鴻臚井刻石研究”。
首先,王教授講述了國寶唐鴻臚井刻石的來歷、價值和意義。這塊刻石原本是唐鴻臚卿崔訢出使渤海王國返回時留下的珍貴文物,但在日俄戰爭期間被日軍掠去,現存於日本皇宮。隨後他介紹了自退休後的十六年里研究國寶、宣傳國寶以及追討國寶的過程。對這一國寶的流失,王教授痛心疾首,他表示,“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在我無能為力的時候,仍然會有人接著做下去,不然這筆心債會一直伴隨我、折磨我!”
其間,王教授介紹了自己的學術成果:對刻文“鴻臚卿崔忻井兩口永為記驗”斷句時,由於明代《遼東志》編撰者的疏忽,錯將“忻”字上斷,結果把《舊唐書》上正確的“崔欣”誤為“崔忻”,造成400年之久的史誤。王教授一字改史,事實得以重見天日。
最後的互動環節中,同學們與王教授進行了熱烈的交流與討論。至此,持續兩個小時的講座圓滿結束。此次講座不僅是一段歷史的重溯,更大大提升了同學們的愛國主義意識和情懷。
10月28日的講學,因為事先張貼了海報,有北京師大其他學院的學生、在北京師大進修的教師、王仁富教授在北京的學生和北京媒體的記者參加,一位網名“豹子頭”的同學29日在部落格中寫了聽講後的感想:
“昨天下午巧遇一老同學,聊天中告訴我當晚8點在電子樓階梯教室有一個關於石刻的講座,我以為是講石刻藝術,就去聽了。到那聽了才知道,是著名愛國學者、吉林白城師院退休教師王仁富教授介紹了我國至今尚未收回的、被保存在日本皇宮的唐鴻臚井碑與王仁富教授對這件流失國外的文物十六年如一日的研究、宣傳、追討。講座由中文學院研究生勵耘學生論壇組織,王先生中國唐鴻臚井碑研究會組織委員、學術委員、崔氏歷史文化研究會顧問,其人我是第一次見到和聽到。見到他也許是緣份使然。
唐睿宗先天二年,鴻臚卿崔訢奉旨出使冊拜祚榮為渤海郡王,以其所統為忽汗州。為紀念遼東熱土歸入大唐版圖,在旅順黃金山下,崔訢鑿井二口,並在井邊一塊12立方米大的褐色駝形天然巨石上刻下 “持敕節宣勞靺羯使、鴻臚卿崔,忻井兩口,永為記驗。開元二年五月十八日”三行二十九個字。該石即今天的唐鴻臚井刻石,它證明渤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具有重大意義。但在1908年,該石卻被日本海軍掠奪,當作所謂日俄戰爭“戰利品”藏入日本皇宮。還播放了專題片,介紹他的工作和各種報導。老先生對追尋國寶做了大量艱苦的工作,講座時每次提到這件碑掠走的文物時,王教授都十分動情。
互動時我談了幾點感受並問了2個問題。感受是:
1)讓我第一次了解認識這個國寶;
2)讓我認識了2個民族英雄:唐朝的崔訢和現在的王仁富;
3)教育我們每位中華兒女都要有一種強烈的民族責任感;
4)王先生開啟了一個追回石刻國寶之路,應該有人繼續下去;
5)教育大家做學問的態度和方法。
“豹子頭”的這幾點感受很有代表性,反映了王仁富教授國寶唐鴻臚井刻石講學的良好效果。“豹子頭”不僅誇讚他是“民族英雄”並且表示要“給王先生點實際支持。”
此前,王仁富教授已經有長達16年的,在白城長春大連北京徐州邢台鞏義廣州中山深圳海口等地講學的經歷,每次效果都非常好,感動至深,多人流淚。一位軍人說:“感謝你為中華民族做了件了不起的好事,我是頭一次聽說鴻臚井刻石這件事,回去我就會告訴我的愛人和孩子,我們有一個女兒,她才3歲,我要讓她記住在日本皇宮裡有一件我們中國的國寶。”一個大學畢業已經考取公務員的男青年王釗說:“王教授,應該是我們去看望您,不應當是您來看我們。您多保重,把鴻臚井刻石的事情交給我們,我們要讓您看到國寶回歸。”不久,他果然到白城看望了王仁富教授。
附錄
學生給王教授寫的頒獎詞
一個剛剛大一的中文系女生王文娟2009年聽完講學激動不記,自作主張的寫了一段《給王仁富教授的頒獎辭》:
一句心的承諾,十五年的堅持;一塊珍貴刻石,傾盡半生努力。是宣主權,是雪國恥,是泱泱大國抖擻精神,銘記歷史。
中國白城有你,九噸半重的唐鴻臚井刻石啊,找到了知己。你把百餘年飄零在異國他鄉的國寶,珍愛地藏進自己年輕的花甲心裡。
從青絲到白髮義無反顧,帶著它奔走在祖國的萬里河山錦繡大地。
沉甸甸的追討決心,沉甸甸的愛國情懷。天南地北,九州華夏,如果有無數這樣的人,中國何愁不強,刻石何愁不歸。
一年, 二年,十五年了,你一定累了。
請放心,讓我們接過重任,和你一起。
2011 日本皇宮給王仁富教授回函
2011年6月17日,負責日本皇宮事務的宮內廳長官羽毛田信吾,給白城師院王仁富教授復函。感謝他為日本311地震捐款疊鶴的友好慰問外,還明確無誤的報告了日本皇宮內唐鴻臚井碑平安的好訊息。
王仁富的信2011-06-11在北京發出,6天后,日本皇宮友好回函,幾乎是信到即復,傳達出積極的日中友好意義。
王仁富先生:
您好!夏日炎炎,一向可好!就您來信內容謹此以下答覆:
前些時日,日本東北部的大地震給我國造成的災害,非常感謝您對我方真誠的慰問之心。
而且還收到了您給我方的救助賑災金,真的是太讓我們感動了。
特別是您同時寄來的那張照片,看到照片上中國學生們的表情中,洋溢傳達出那種溫暖的、大愛無疆的心境;用心摺疊出的千紙鶴,讓我們日本人民感受到了遠方的祈福之情,再次感謝中國的朋友們。
王仁富先生,看了您來的信和寄來的資料,我們才得知了您是研究鴻臚井碑的著名學者,對於大地震是否對碑身造成影響,您一定心急如焚吧!
所以我們也同時感受到了您此時此刻的憂慮之心,立刻馬上對此事做專門了解和調查,最後得到的確認是:碑身沒有受到大地震的影響,平安無事;而且,碑身的所放位置距離地震中心、原子能核電站200公里以上,請您放心吧,確實沒問題。
最後,我們也衷心祈求和祝福您保重身體,謝謝!
日本國宮內廳長官 羽毛田信吾
2011年06月17 日
王仁富教授給日本皇宮慰問信全文
尊敬的日本皇宮宮內廳:
尊敬的羽毛田信吾長官閣下:
驚悉貴國遭遇特大地震災害,謹向天皇陛下和貴國地震受災民眾表達衷心的慰問和祈福。
3·11地震災害,傷亡慘重,損失巨大。核輻射之危,尚未可逆料。余聞後憂心忡忡,感同身受。輾轉反側,夜不能寐。隔海遙望,急思援助之策。一衣帶水,願盡微力綿薄。捐300元人民幣,聊補無米之炊。疊兩隻紙鶴,帶去祝禱之誠。薄款微物,略表我等慰問者之深情厚意。
在下“唐鴻臚井刻石”研究學者。年七十,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白城師範學院前圖書館館長教授。中國索引學會理事,中華唐鴻臚井碑研究會學術委員。大連大學唐鴻臚井刻石研究所顧問,中華崔氏歷史文化研究會顧問。有清以來,刻石的建立者唐鴻臚卿“崔訢”之名,中日朝韓文章一律寫作“崔忻”,鮮有例外,實則誤也。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史學研究舛誤之大豈有談其石而不知其人竟致張冠李戴之荒唐乎?
謹貢獻“崔訢”考證見解於閣下,杜絕以後介紹刻石時一誤再誤,貽笑大方。以前之誤,是為不知。今後再誤,是為不敏。歷史昭示我們:凡有舛誤必將得到糾正,唯發現遲速耳。宜乎皇宮開此撥亂反正之先河,此唐鴻臚卿崔訢之幸也。拙文先發《人民日報》,續收入人民出版社韓樹英、羅哲文主編之《唐鴻臚井碑》。今附上備覽,請多關照。
由於以上原因,余對現藏日本皇宮吹上御苑建安府之唐鴻臚井刻石的安危,甚為關心。3·11以來,寢食不安,無可名狀。一直關注著地震情況的發展變化,遺憾的是地震訊息雖然眾說紛紜,卻沒有一詞一語涉及唐鴻臚井刻石。越是沒有訊息,老朽愈加度日如年,心急如焚。情急之下,不得已致書貴府,驚動閣下。餘人微言輕,雖備牽掛,不足為道。茲特想像刻石的建立者唐鴻臚卿崔訢聞3·11地震後之情感思緒,不揣冒昧,敢問唐鴻臚井刻石平安否?核輻射波及嚴重否?需要清除或遮掩保護否?
素昧平生,遽有所請,皆刻石指引。如蒙閣下百忙中回復片言隻語,足慰平生,以解倒懸。倘能獲幀唐鴻臚井刻石之近照,耳聞目睹,則大喜過望。心嚮往之,果如願以償,當避席再拜以手加額感激不盡。閣下舉手之勞,善莫大焉。
臨書不勝惶恐,唯盼玉箋早日飛臨,以慰遠望,以安我心。
祝閣下吉祥平安!
祝唐鴻臚井刻石平安!
王 仁 富 拜託
2011年05月11日
于吉林白城子
6月30日王仁富回到白城,看到了這封寫著“讓我們日本人民感受到了遠方的祈福之情,再次感謝中國的朋友們”的回信,為了信中這句包含日中友好感情的話而喜悅,也因此非常歡迎和充分感受到羽毛田信吾長官先生迅速回函的重要意義。這是日本皇宮在唐鴻臚井碑學術信息交流的道路上,邁出了可喜的啟動性的重大一步。由於日本皇宮的特殊地位和羽毛田信吾長官先生的特殊身份,這封友好的回信,在推動日中友好方面更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和重要意義。
一、這封看似輕盈的回信,結束了103年日本皇宮沒有披露過唐鴻臚井碑現狀安危任何文字信息的長久空白;表述了“讓我們日本人民感受到了遠方的祈福之情,再次感謝中國的朋友們”的日中友好感情。
二、急中國學者所急,“立刻馬上對此事做專門了解和調查”,並且把“最後得到的確認是:碑身沒有受到大地震的影響,平安無事”的學術信息,迅速回信,報告給中國學術界。
三、開啟了日本皇宮高官和中國學者之間直接友好通信的交流模式。
這些嶄新的學術信息和日中友好交流的新方式都填補了唐鴻臚井碑研究史、保護史和交流史的學術空白。日本皇宮的回信還對王仁富信中所附的照片描繪說,“看到照片上中國學生們的表情中,洋溢傳達出那種溫暖的、大愛無疆的心境”,這樣細緻入微有如親朋好友般的表述,已經突破了外交信函官方語言的格局,讓人感到朋友般的溝通、友好和溫暖。
從這封日本皇宮高官難得一見的回信中,我也感受到羽毛田信吾長官先生平易近人的優秀素質和友善感人的友好作風。這不僅有利於日中的學術交流,也給中國學者留下了日本皇宮高官善良誠懇的印象,對發展日中友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和發展意義。羽毛田信吾長官先生的友好回信,將成為我本人,我的家族、學生和所有關心唐鴻臚井碑朋友們所共同擁有的,一份值得珍視的文書檔案、友好紀念和感情回憶。
我要很好的研讀、體味和擴散日本皇宮友好回函體現出的日中友好的重要意義,積極回迎羽毛田信吾長官先生推動日中友好的舉動,繼續努力發展中日友好事業,為發展中日友好盡心盡力地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後,我要從唐鴻臚井碑學術交流的渠道出發,擴大中日民間的友好交流交往,搭建橋樑,添磚加瓦。歡迎羽毛田信吾長官先生訪問白城,我也準備訪問日本皇宮,當面表達對日本皇宮、對羽毛田信吾長官先生和日本朋友的友好問候。
7月12日,王仁富教授給羽毛田信吾先生復函:
王仁富教授的回函是他的一頁書法,他已經70歲了,身體不是很好,又有電腦,已經很久不寫字了。但是,這次是給尊敬的羽毛田信吾先生回信,所以執筆寫了,寫的不是很好,只有“平安是福”四個字,還差強人意,就準備寄出了,還請羽毛田信吾先生諒解。隨函還附有一張整版的中國郵票和他書房的照片,他說想像羽毛田信吾長官忙於大事,未必有機會來白城訪問,看見他家的照片,就等於來了。
王仁富教授16年的唐鴻臚井刻石研究學術活動,使原來只在學術界很小範圍內的學者師生之間漫遊的旅順國寶唐鴻臚井刻石走出書齋,走出大連,走進新聞,走進社會,走向課堂,走向世界,直至引起日本皇宮的不安、反省和做出檢討,形成了中國學術界獨具特色的集“ 學術研究、新聞宣傳和社會講學”活動三為一體的“鴻臚井現象”,為高等院校的愛國主義“如何教育”探索了路子,這或許是王仁富教授學術研究之外的創新、探索和貢獻。
16年的風雨滄桑,16年的艱辛付出,16年的披荊斬棘,16年的如歌歲月,造就了一個獨具特色的王仁富學術之路。鴻臚井刻石感動了王仁富,王仁富16年的不凡的刻石追討路又感動了聽眾。
無愧前人創業史,有幸迎接刻石歸。他不僅進行著學術研究,他的學術研究還體現著一種追求,一種愛國主義精神,也許,這就是王仁富教授的成功秘訣,這就是他能夠從傳統的渤海史研究學者的書齋中脫穎而出的地方,走過16年的求索路,已經70歲的他還要繼續走下去。
愛國主義“如何教育”,這是個有待探討、研究和解決的重大課題,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方面,是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質的重點內容,是增強綜合國力思想意志軟實力的重任工程。王仁富教授北京師範大學的講學,邁出了步子,做出了樣子,收到了效果,在高等院校,乃至社會的思想教育, 或許都有值得總結、提高和借鑑的地方。